已經深陷低迷行情的煤企又面臨運費成本上升的壓力。日前,發(fā)改委下發(fā)了《關于調整鐵路貨運價格進一步完善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適當調整鐵路貨運價格,并建立上下浮動機制。
鐵路運費再漲一分
《通知》決定,國家鐵路貨物統(tǒng)一運價率平均每噸公里提高1分錢,即由現(xiàn)行的14.51分錢提高到15.51分錢,并作為基準價,允許上浮不超過10%,下浮仍不限。在上述浮動范圍內,鐵路運輸企業(yè)可以根據(jù)市場供求狀況自主確定具體運價水平。該措施自2015年2月1日起實施。
其中,針對煤炭貨物,國家鐵路的運價水平基價1由現(xiàn)行15.5元/噸提高到16.3元/噸,基價2由現(xiàn)行的0.089元/噸公里提高到0.098元/噸公里。
記者注意到,《通知》提到的是提高國家鐵路貨物統(tǒng)一運價,而神華集團和伊泰集團等大型煤炭企業(yè)擁有自己的鐵路,且這些鐵路屬于地方鐵路,因此,此次國家鐵路運價上漲對神華、伊泰等大型煤企影響不大。
根據(jù)大秦鐵路發(fā)布的公告,其主要運輸貨種煤炭適用“4號運價”,運價水平“基價1”由15.50元每噸上調至16.30元每噸,“基價2”由0.089元每噸公里上調至0.098元每噸公里;大秦、京秦、京原、豐沙大鐵路本線運輸煤炭運價率每噸公里同步提高1分錢,即由現(xiàn)行9.01分提高到10.01分。大秦鐵路發(fā)布的公告預計,根據(jù)《通知》中的鐵路貨運價格調整政策,按照2014年公司已披露的業(yè)務量初步測算,預計收入將增加約24.1億元。
本報記者梳理相關資料了解到,自1997年以來,鐵路貨運共進行了13次提價,2014年,鐵路貨運價格由政府定價改為政府指導價后,首次明確提出建立價格上下浮動機制。此次提價是鐵路總公司成立之后的第二次調價。
一份來自中宇資訊的研究資料顯示,此次鐵路貨運價格上調已經是自2012年以來連續(xù)四年內的第4次上調,運價已由2012年初的平均每噸公里10.51分上調至目前的15.51分,上漲幅度接近50%。
有業(yè)內專家估算,扣除鐵路建設基金(0.033元/噸公里)后,此次鐵路平均運價提高幅度達到9%,其中煤炭運價也提高了9%。
據(jù)了解,鐵路是我國煤炭運輸最主要的方式,每年的煤炭運輸量約在10億噸以上,約占到全國煤炭運輸量的70%左右。
煤企承壓難轉嫁
鐵路運價上調顯然讓“不賺錢”的煤企面臨更嚴重的成本壓力。
陜西榆林的一位煤企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發(fā)改委突然公布上調鐵路運費,打亂了2月份已簽到廠合同。“水運煤優(yōu)勢凸顯,鐵路直達煤市場份額不保!這下真愁了。”該煤企負責人說。
汾渭能源動力煤市場分析師王旭峰表示,“鐵路運費上調后,山西煤通過鐵路運輸費用增加了6元-7元,蒙煤增加了10元左右。港口煤成本有所增加,同時汽運煤由于原油價格下跌,在短途距離上優(yōu)勢比火運煤大。”
一位煤炭領域資深人士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本次煤炭鐵路運價的上調或將導致山西以及其他省份的煤礦調整其煤炭外運方式,在國際原油一路下跌、汽運費低位運行的背景下,汽運或再度成為煤企控制物流成本的選擇。
上述人士同時表示,汽運煤噸煤運費雖然已有優(yōu)勢,但運量上只在短距運輸(800公里以內)能上規(guī)模,遠距運輸無法達到一般電廠單筆(最低月2萬噸)采購規(guī)模。所以非坑口電廠采購通常是水運煤(含進口)和鐵路直達煤兩種,現(xiàn)在鐵路再漲價,水運優(yōu)勢擴大到了16元/噸—35元/噸。
鐵路的發(fā)運情況或許更能直接反映此次鐵路貨運調價產生的影響。一位山西煤炭領域的人士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鐵路貨運價格上調1分/噸公里,電企接收價格平均下調20元/噸,兩因素疊加,使得山西境內煤炭鐵路運輸更顯“冷清”。“近日太原鐵路局管內電煤請車數(shù)幾乎為零。”上述人士透露。
在鐵路運價已上調,電價下調已無懸念的情況下,已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煤炭企業(yè)將承受更大壓力。在汽運煤和進口煤的聯(lián)合擠壓下,北方港口下水煤面臨的形勢難言樂觀。
業(yè)內專家指出,即使煤炭企業(yè)已是在“夾縫”中求生存,但是在當前需求不旺的行情下,向下游轉移壓力幾乎是不可能的。